最近教育圈老有人提“伪学霸”,你听这词儿,是不是特像网购搜“平替”?
听着沾点“学霸”边儿,实则水分大得很。
简单说就是小学初中那会儿,孩子成绩亮眼得不行,年级前十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,结果一进高中,直接从云端摔泥潭里,分数惨到家长怀疑人生。
我邻居家就有这么个例子,他家娃小学六年拿的奖状能贴满一面墙,每次开家长会,他爸都得坐在第一排接受其他家长“膜拜”。
结果高一第一次月考,孩子数学直接挂科,他爸拿着成绩单在学校走廊愣了半小时,回来就跟他妈吐槽:
“这教育制度是不是坑人?之前夸得天花乱坠,现在怎么就不行了?”
其实细琢磨,这事儿一点不意外,根子全在“抢跑”和“看不出真实水平”上。
先说抢跑这事儿,现在简直离谱。
我姐家孩子幼儿园大班,每天放学先做两张数学练习题,说是“提前适应小学节奏”;楼下三年级小男孩,能背圆周率后五十位,他妈逢人就炫,可问他圆周率是啥用,孩子眨巴眼说不上来。
这哪里是上学,分明是全民参与的“提前冲刺马拉松”嘛。
比如,你家孩子没学两位数乘法,别家孩子一年级就练得滚瓜烂熟;你犹豫要不要报补习班,人家已经把下学期教材啃完了。
老师上课一看,好家伙,全班大半孩子都说“学过了”,那自然就按学过的进度讲。
没提前学的孩子跟不上,立马就被贴上“差生”标签。
你说这成绩能算孩子的本事吗?根本就是家长钱包厚度和焦虑程度的比拼。
更有意思的是小学成绩,虚高得能骗人。
我外甥女班里,数学平均分常年95分以上,最低分都88,个个都顶着“学霸”名头。每次考完试,家长群里晒分跟比谁红包发得大似的,全是98、99、100。
这场景像不像商场打折,人人都能领张“VIP卡”,听着厉害,其实没多大含金量。
到了小学高年级,还是看不出真本事。
因为考试题目就那几类,只要刷题刷得多,练到看到题目就条件反射出答案,谁都能考高分。
比如我同事家孩子,六年级做过的数学卷子能堆半人高,每次考试都是满分,他自己都觉得“学习也就那样,挺简单”。
可到了初中第一次数学竞赛,一道稍微绕点弯的题,他盯着看了半小时没动笔。
这就跟大家都去健身房似的,人人都能举20公斤杠铃,拍照片看着肌肉线条挺明显,可真要去跑个马拉松、爬个山,谁体力好谁体力差,立马就现原形。
小学靠题海堆出来的“学霸”,一旦脱离了套路题,真实水平马上就露怯。
再说说初中,本应该是理科拉开差距的时候,结果也变了味。
就拿物理来说,本该考思维的力学题,现在只考最基础的公式套用;压强浮力题,连稍微复杂点的应用题都没有,背熟概念就能拿分。
我邻居家孩子,物理全靠死记硬背,考试能考90多分,可问他为啥冰浮在水面上,他说“因为老师说冰密度比水小”,再追问密度是啥,就答不上来了。
化学更离谱,最难的题就是让你写出“铁在氧气里燃烧是什么现象”,只要背会“火星四射,生成黑色固体”,这分就到手了。
那些脑子转得快、喜欢琢磨原理的孩子,根本没机会发挥优势,反而不如死记硬背的学生考得好。
数学也挺尴尬,简单题全班都能拿分,难题却难到让人想撕卷子。
我表妹上初中时,数学简单题从不错,可一碰到几何证明题,就盯着图形发呆。结果就是,成绩要么特别好,要么特别差,中间几乎没过渡。
倒是英语成了真·筛子,因为这科拼的是长期积累,背单词、练听力、默写句型,一点偷懒都不行。
你单词没背过,听力没练过,考试肯定考不好,没任何侥幸空间。
所以初中看上去,大家成绩都不错,分数普遍偏高,差距被死死按住。
那些真正有天赋、会思考的孩子,被埋没在“高分堆”里;普通孩子靠死记硬背,倒轻松戴上了“学霸”的帽子。
等到了高中,才算真正的“修罗场”,游戏规则彻底变了。
物理的电磁学,得琢磨电场磁场怎么相互作用;化学的有机反应,稍微换个条件产物就不一样;生物的遗传题,绕来绕去能把人绕晕;数学的数列和函数,光记住公式根本没用,得会分析思路、找解题方法。
我高中同桌就是典型的“伪学霸”,初中靠刷题稳居年级前二十,结果高一第一次物理考试,满分100分只考了38分。
他拿着卷子跟我说:“我上课都听懂了,可一做题就懵,那些公式好像认识我,我不认识它们。”后来找补课老师,老师拿着题琢磨半天说:
“这题得换三个思路分析,死记硬背肯定不行。”
你看,小学初中靠抢跑、背题、题海战术攒下的那点优势,到高中瞬间清零。
能撑住的,都是那些思维扎实、理解能力强、底子厚的孩子。我高中班长就是这样,初中成绩也就中游,可高中每次考试都稳居年级前十。
后来问他,他说:“我小学初中没怎么刷题,就喜欢琢磨题背后的道理,现在觉得高中知识其实挺顺的。”
所以很多家长觉得“孩子突然掉队了”,其实哪是突然,不过是成绩终于回到了真实水平。
之前那些光鲜,全是抢跑和低难度考试造出来的假象。
所以说真的,现在教育这点事儿,想起来就觉得有点荒诞。
小学初中拼的是家长,看谁报的班多、谁花的钱多、谁能帮孩子抢跑;高中才真正拼孩子,看谁脑子活、谁理解深、谁能扛住难度。
抢跑能制造一时的热闹,却造不出真本事。
就像退潮之后,谁在裸泳一眼就能看出来,高中就是那个“退潮期”,真学霸假学霸,立马见分晓。
有人问“到底要不要提前学”,说实话,没人敢打包票说“绝对没用”。
现在大环境就这样,大家都在抢跑,你不跑,可能真的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。但如果家长只盯着分数,觉得“孩子考高分就是厉害”,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,是不是会独立思考,那就是在给孩子“搭空中楼阁”。
看着挺漂亮,可一旦遇到高中的“大风大浪”,立马就塌了。
我倒是觉得,与其让孩子在小学初中就卷得喘不过气,不如沉下心帮孩子打基础。能读懂题目意思,能自己琢磨解题思路,能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这些比刷多少题、考多少高分都重要。
毕竟,学习是场长跑,不是百米冲刺,前面跑得再快,后面没力气了,照样赢不了。
金勺子配资-金勺子配资官网-专业炒股配资网站-合法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