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,全球发病率持续攀升。尽管现有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丰富了治疗选择,但多数患者仍面临应答不足、疗效不持久或耐受问题。患者仍需要更优治疗方案。
坏死因子样配体1A(TL1A)是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兴靶点,通过激活T细胞、促进促炎因子释放及上调促纤维化通路,在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和纤维化中发挥关键作用。Afimkibart可同时靶向可溶性与组织TL1A,早期试验已初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。
近期,《-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》(
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) 发表了afimkibart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的全球多中心IIb期临床试验 TUSCANY-2的 结果。研究显示,afimkibart相比安慰剂将临床缓解率翻倍有余,内镜改善率、组织学改善率等均显著更高,2周即观察到症状改善,在研究56周期间疗效可持续维持。
截图来源: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
这项研究覆盖23个国家114个中心,纳入246名18-75岁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(总Mayo评分[tMS]6-12分且内镜分项评分≥2),在诱导期(12周)接受不同剂量afimkibart(50 mg、150 mg、450 mg)或安慰剂治疗,每4周一次;在维持期(40周)分别继续接受afimkibart(50 mg、150 mg、450 mg)治疗,每4周一次;随后持续随访。其中245例实际接受治疗,228例完成诱导治疗,178例完成维持治疗。
▲研究分组设计(图片来源:参考资料[1])
研究主要终点为第14周tMS临床缓解(tMS≤2且无单项评分>1),在诱导治疗期间接受至少一剂药物或安慰剂的患者中进行评估。Afimkibart 50 mg、150 mg、450 mg组的tMS临床缓解率分别为26%、23%、24%,安慰剂组为12%,afimkibart各剂量组与安慰剂组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。
但研究次要终点表明,afimkibart具有良好的获益-风险特征。
自2022年起,美国FDA建议采用临床缓解(定义为改良Mayo评分[mMS]为0-2分,包括排便频率子评分为0或1等)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主要终点。本研究的次要终点改良临床缓解与美国FDA建议的终点类似,其中改良临床缓解1将排便频率子评分设为0,改良临床缓解2定义排便频率较基线至少下降1分,以达到排便频率子评分0或1。
根据临床缓解1,afimkibart 50 mg、150 mg、450 mg组的缓解率分别为14.9%、13.3%、14.8%,高于安慰剂组的7.0%但尚不显著;而根据临床缓解2,afimkibart 50 mg、150 mg、450 mg组的缓解率分别为29.8%、35.0%、31.8%,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1.6%,翻倍有余。
无论使用tMS还是mMS定义,在诱导期和维持期接受相同剂量治疗的患者中,直至第56周均观察到临床缓解的持续改善。
此外,afimkibart各剂量组的内镜改善率(内镜评分为0或1分)达到38%-41%,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9%,且这样的改善维持到第56周。
与安慰剂相比,afimkibart在各个亚组中的临床缓解和内镜改善具有一致的获益,无论性别、疾病严重程度如何或既往接受过何种治疗。
此外,第14周时,afimkibart各剂量组33%~40%患者达到组织学改善(Geboes评分≤3.1分,且内镜检查子评分≤1分),而安慰剂组仅12%,这一疗效维持至56周。
研究还观察到afimkibart起效快、获益持续,第2周即观察到afimkibart组患者的便血和排便频率评分改善,并持续到第14周;粪便钙卫蛋白在前12周均显著降低,且持续至第52周。
各剂量组安全性良好,最常见不良事件为恶心、尿路感染和贫血,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(5%)。
诱导期afimkibart各剂量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,常见(发生率≥5%)不良事件包括恶心、尿路感染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贫血、疲劳、头痛和发热。
研究团队指出,总体而言,afimkibart在诱导治疗期间即可带来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,治疗早期就出现应答,获益可持续至维持治疗期间,afimkibart安全性良好,未发现任何安全信号。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展afimkibart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3期试验。期待这款疗法将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。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/Read more”,即可访问期刊官网阅读完整论文。
封面图来源:123RF
参考资料
[1] Silvio Danese, et al., (2025). Anti-TL1A antibody, afimkibart, in moderately-to-severely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(TUSCANY-2): a multicentre, double-blind, treat-through, multi-dose, randomised, placebo-controlled, phase 2b trial.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,
DOI: 10.1016/S2468-1253(25)00129-3
免责声明: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,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版权说明: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,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。转载授权请在「医学新视点」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。
金勺子配资-金勺子配资官网-专业炒股配资网站-合法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