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济南画坛,董廷新先生是个令人惊异的重要存在。这惊异,来自于他源源不竭的创造力,来自于他在绘画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与创新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切换——创作思维的切换、创作方式的切换、创作技法的切换。
不同的艺术家,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气质和艺术追求。以唐诗为例,李白的汪洋恣肆,杜甫诗沉郁顿挫,王维的静谧深远,白居易的平实自然,都创造了诗歌艺术的高峰与奇迹。所以,艺术的价值在于差异,而不在于雷同,如果可以允许千篇一律,那么今天的复印高仿机器就是顶尖的艺术家了。还是齐白石先生那句话说得好:“学我者生,似我者死。”这是艺术创造的一大规律。因此,当我们惊异于董廷新先生的艺术“切换”时,不能武断地视为离经叛道,而是尊重艺术发展规律的创新之举。因为一部中国绘画史就是一部创新史,这是毋庸讳言的。
深山樵歌
于是我们看到,早期就得到张鹤云、张乐毅、郭志光、解维础等名家真传,长期浸润于传统山水、花鸟之中,艺术根基扎实、艺术功力深厚的董廷新先生,并不满足于那些程式化的表现,而是在传统水墨技法中渐渐融入了新的元素,如光影的运用与调适,重彩的铺陈与渲染,乃至现代绘画的想象与变异等等。
山水清音
他的有些作品,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向前走了那么一小步,如创作于2024年的《山水清音》《泰山印象》、2025年的《深山樵歌》,题材、构图、线条、笔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样貌,但又明显增加了新的光影艺术成份,让人既能欣然接受,又感觉耳目一新;有的则走得较远,不但笔墨语言有了很大变化,还更多引入了造型艺术元素,试图以新的形象增强画面的内涵和表现力,如创作于2025年的那幅花鸟作品,画上题诗“涧水无声绕竹流,一鸟不鸣山更幽”,但那两只鸟的眼神,却与题诗意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,让人在它们的眼神中反复揣摩其中的多重意蕴;有的则大步向前迈进,如创作于2025年的《夏之梦》系列,在创作思路与构图上完全脱离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范式,借助中国的水墨与颜料,大胆将夸张、变形的动物、植物、器物和天空、大地、海洋、城市,按照画家的非逻辑想象组合在一起,生动鲜明地表现了“风华如梦”这个既清晰又模糊的主题。
夏之梦(之一)
我理解,这就是“切换”,这就是董廷新先生意图使用的三种切换模式。对于前两种,绝大多数人应该能够接受和理解;对于第三种,可能会觉得比较突兀,或者会发出“这还是不是中国画”的疑问。对此,我们是否可以反问一句:“这不是中国画又是什么?”只不过是他放弃了中国绘画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的传统题材,以笔墨、色彩写梦,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已。
我觉得这是董廷新先生借助西画形式,向自己内心开拓的一个有益尝试。他好像又回到了自己的年轻时代,回到了童年时光,可以毫无顾忌地放下所有的枷锁、程式、负担,任凭内心自由表达。试想,如果是一个没有任何中国传统绘画“框框”的孩童提笔落墨,渲染色彩,他会画成什么?大概就会画成董廷新先生这个样子。这是童心的体现,自由的抒发,是董廷新先生艺术“切换”的重要探索与实践。我们今天实在不能轻易断言他的成功与失败,我们只能把这些绘画作品看作一个重要的存在。它们的价值,或许要到很久以后才能体现出来。很多创新艺术的价值,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当下的人们认识的。如果都能认识,它的创造性、先锋性肯定大打折扣。
董廷新先生是个具有创造性、先锋性的艺术人物,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他刚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时候,就怀揣着打开视野、穿透古今、融汇中西的豪情壮志,与一些朋友在济南组织了“山东省青年美术奉献展”。那批美术作品,以其既承续以往又追求创新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,曾经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与震撼,并被称为“85美术思潮”。
其后的董廷新先生虽然大有回归传统之势,但四十年间,传统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、继承与创新的逻辑一直在他内心激烈交锋,他的探索之路也从来没有停止。只不过他更加明了了,如果没有雄厚的基础空言探索,就会误入歧途,就会因缺乏根柢而徒有其表;只不过他更加明了了,那些大力引进西方美术体系、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,如徐悲鸿、林风眠、吴冠中等,同样也是深扎传统的艺术巨匠。就像鲁迅先生一样,既是一个反传统的猛将,同时又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出来的巨人。要想在艺术创新上杀出一条新路,必须是“猛将”与“巨人”的合体。
秋水春云万里空
而今,四十余年的沉潜积累,四十余年的面壁深思,四十余年的广泛游历和对西方哲学的深钻细研,四十余年的内心纠缠与灵魂搏斗,使他既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察,也让他放眼世界,对新的艺术因子、文化因子、精神因子有了更加广泛的了解,这就为他积极“切换”、不断“切换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“切换”是一个结果,更是一个过程。这个结果是阶段性的,而过程却是持续的、永久的。艺术发展、创新之路,可能就是一个不断切换的过程。我们如果用更长更远的眼光,来看董廷新先生的艺术道路与艺术实践,四十年的岁月也不过是短短一瞬,而且已经定格为过去。我们相信,这样一个艺术家,虽然已经到了回望往昔的年龄,也有了回首过去的资格,但他却不会就此沉湎,止步不前。他定会将过去的一切全然放下,重整行装,再度出发,去追求一个新的高度,开拓一片新的天地。
如果说,“85美术新潮”是董廷新先生的第一次艺术“切换”,那么今天就是他的第二次。我相信,或许十年,或许八年,或许是更长或者更短一个时间,他还会迎来自己的第三次、第四次“切换”。经过屡次“切换”、屡次变身的董廷新先生,最终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立足画坛,我们无法想象,但是非常期待。
是的,我们非常非常期待。
(文/张期鹏,2025年美东时间7月15日于大西洋东岸,来源:鸿儒书院·文化传承)
画家简介
董廷新,毕业于山东工艺美院,为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原理事,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,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,山东省东西方比较文化学会国画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,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书画院特聘画家,山东旅游画院副秘书长,山东海岱画院名誉院长,山东画院高级画师。
董廷新致力于中国水墨画艺术创新,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,2018-2019年度连续两次被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授予“德艺双馨”文化工作者;其独特的画风深得业内专家好评,英国前首相戈登·布朗先生,荷兰前文化、教育部长奈斯安女士、西班牙马德里市长何赛·马丁内斯、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让路易罗班松大使、沙特驻华大使图尔基·艾勒马迪及英国StartupFunding Club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佩奇先生等国外政要收藏了其作品。
另外,加拿大《国际艺术新闻网》、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画院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、山东省画院、大美墨韵美术馆、中国百强美术馆、北京郡王府、山东省旅游书画院、山东省广电网络集团美术馆、山东省文化馆、山东国际会展中心、中共山东省纪委办公厅、宜兴市紫澍轩艺术馆、中烟集团山东分公司、山东省图书馆、山东国际会展中心贵宾室及齐河博物馆群等机构也收藏了其作品。
董廷新年表:
1985年,参与组织举办山东省青年艺术奉献展,史称“85新潮”。
1986年,山东大学图书馆举办联展。
1994年,作品《春季》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画展。
1997年,作品《水墨山水》参加山东省美协主办的庆香港回归画展获二等奖。
1997年,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个展。
1999年,《芙蕖万里图》参加山东省美协主办迎澳门回归画展获优秀奖。
1999年,应邀赴意大利举办画展。
2000年,《苇塘双栖图》参加山东省美协“跨世纪中国画精品展”获优秀奖。
2002年,作品《红荷叶》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画展。
2017年,应邀参加郭志光教授师生画展。
2018年4月15日,应邀参加大美墨韵中国画名家作品展。
2018年4月27日,应邀参加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书画院成立画展。
2018年5月23日,在宜兴紫澍轩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。
2018年7月,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个人画展。
2018年11月,参加“大美荣成”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。
2018年12月,参加山东省旅游画院在山东大厦美术馆成立画展。
2018年12月,参加中国著名画家楹联书法展。
2019年8月,参加山东旅游画院成立一周年书画展。
2020年1月,参加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知名书画家迎春作品展。
2020年9月,参加翰墨长城-将军·书画名家联展。
2020年9月,参加趵突泉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主题创造邀请展。
2021年5月,应邀参加“百佳书画作品,庆祝建党百年”中国驿书画展。
2021年6月,应邀参加山东省东西方比较文化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安庆书画展。
2021年7月,应邀参加山东省文旅联谊会书画展。
2021年7月,应邀参加山东旅游画院在威海华夏城作品巡回展。
2021年8月,应邀参加在山东新闻大厦举办的山东花鸟画院成立书画展。
金勺子配资-金勺子配资官网-专业炒股配资网站-合法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